ARK 全球市場觀察 | 為何新加坡身份成 “必選項”?財富安全 + 跨境連通雙驅動,新加坡優勢凸顯
投資展望
2025-10-10


全球財富流動的版圖正步入加速重構的關鍵週期,在東南亞的戰略座標上,城邦國家新加坡以沉穩而強勁的姿態,悄然崛起為備受全球矚目的新一代財富樞紐。如今的新加坡,早已突破 “東南亞貿易節點” 的單一身份限制,憑藉多維度的綜合優勢,成為承載全球高淨值人群財富管理、家族傳承與跨國資產配置需求的核心戰略要地之一。


這一崛起絕非偶然,由 Henley & Partners 和 New World Wealth 聯合發佈的《2025 年世界最富裕城市報告》的權威數據顯示:新加坡擁有 24.24 萬名 “可投資資產超百萬美元” 的富裕人士,不僅穩穩佔據全球第四的席位,更實現了較 2015 年超過60% 的大幅增長。這一增速遠超紐約、倫敦等傳統金融中心,直觀且深刻地彰顯出新加坡對全球財富的強勁虹吸能力,也印證了其 “財富樞紐” 地位的堅實含金量。


《2025 年世界最富裕城市報告》


早在 2018 年,諾亞 ARK 便前瞻性地在新加坡展開佈局,歷經多年本土化運營的沉澱與打磨,於 2025 年正式將新加坡升級為全球總部。


諾亞 ARK 將持續依託新加坡成熟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與嚴謹完善的監管體系,為全球華人投資者量身定制覆蓋全生命週期的專屬財富管理方案,精准對接資產配置、風險對沖、家族傳承等多元需求。


本期全球市場觀察,諾亞 ARK 將結合自身深耕新加坡市場的實踐經驗, 帶您探尋關鍵答案 —— 在激烈的全球財富競爭中,新加坡究竟憑藉什麼穩居核心優勢地位。


新加坡憑藉地理位置與數字基建的雙重優勢,構建了貫通全球的跨境通道,成為連接亞太與世界的“財富橋樑”。


新加坡位於東南亞核心,地處麻六甲海峽咽喉,擁有全球第二大集裝箱港(新加坡港)與亞洲服務最優的機場(樟宜機場)——超百條國際航線覆蓋全球主要城市,物流效率長期位居全球前列。這種“海陸空聯動”的物流網絡,讓貨物、人員、資本的跨境流動高效便捷。



數字基建的完善,也直接帶動了跨境金融的發展。根據獅城新聞的報導,2025年,新加坡數字支付交易量突破920億新元,跨境結算系統日均處理金額達470億美元——無論是個人的跨境資產配置,還是企業的全球資金調度,都能通過新加坡的金融網路快速完成,真正實現“資本無國界流動”。


對財富管理而言,“連接能力”就是“配置能力”——新加坡打通了物理與虛擬、線下與線上的跨境通道,讓全球資本能“進得來、轉得快、配得優”,這正是其成為全球財富樞紐的重要支撐。



新加坡擁有成熟、透明且穩定的法治環境,為財富安全與長期傳承提供了堅實保障。


新加坡採用英美法系,強調 “合同至上” 與司法獨立,合同執行力強、司法裁決不受行政干預,仲裁體系全面接軌國際。


作為全球低腐敗國家之一,新加坡擁有完善的知識產權與財產權保護體系,跨境企業專利佈局、高淨值人群資產持有均受嚴格法律保護。


同時,新加坡政府以 “構建長期友好營商環境” 為目標,持續簡化海關流程、優化監管機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為財富管理機構提供穩定預期。


如果說法治是財富的“安全網”,那麼稅收制度就是財富的“增值器”。新加坡以“低稅率、簡稅制、高協調”為特點的稅收體系,精准契合了全球財富對“降本增效”的需求,成為名副其實的財富“避風港”。


競爭力基礎稅率


企業所得稅率 17%,新設立居民企業前三年享 “階梯減免”;個人所得稅采累進稅率(0-24%),且無遺產稅、贈與稅,大幅減輕稅負。


關鍵領域免稅優惠


不徵收資本利得稅與股息稅,股票基金投資收益、房地產買賣增值無需額外繳稅,企業分紅股東也無需繳 “股息稅”,直接提升投資回報率。


廣泛國際稅收協調

已與中、美、英等 50 多國簽訂雙邊稅收協定,覆蓋全球超 100 個國家和地區,通過稅收抵免、資訊交換等機制,降低跨境稅負,提升全球資產配置吸引力。


當深入拆解新加坡的財富優勢 —— 從法稅安全到生態集聚,再到跨境連接 —— 不難發現:這些優勢的充分利用,都離不開 “身份” 這一核心載體。在財富管理進入 “全球化 + 長期化” 的時代,新加坡身份已不再是簡單的 “旅行便利工具”,而是深度綁定新加坡資源、保障財富長期穩健的 “戰略資產”之一。


新加坡是全球政治最穩定、經濟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常年穩居“全球最佳營商環境”前列。其穩定的環境與完善的金融體系,助力家族財富有效規避全球地緣政治與匯率波動風險,是實現資產長期傳承與增長的“避風港”。


同時,新加坡擁有亞洲頂尖的教育與醫療體系,新加坡居民能享受到由強大公積金體系支撐的低成本、高質量醫療服務。


新加坡為不同需求人群提供多元申請通道,核心路徑包括:


全球商業投資者計畫(GIP)


面向資深企業家與家族辦公室負責人,投資門檻已大幅提高。主要選項包括:投資1000萬新元於新業務,投資2500萬新元於指定基金,或設立規模不低於2億新元的家族辦公室並投資5000萬新元於新加坡股市。這是直接獲取永久居民身份的高效途徑。


家族辦公室(SFO)


通過設立與管理單一家族辦公室,家族成員可申請工作准證並進而申請永久居民。為獲得稅收優惠,最低資產管理規模通常為2000萬新元,並需承諾進行本地投資。


創業准證(EntrePass)


面向創新型創業者。在公司正式運營並滿足特定本地雇傭等條件後,可為家屬申請准證。成功的商業運營是後續申請永久居民的基礎。


就業准證(EP)


面向外籍專業人士。申請人除需滿足薪資門檻(月薪5600新元起,金融業6200新元起)外,還必須通過基於分數的COMPASS評估框架。持有此准證是申請永久居民的主要途徑。


2025 年新加坡永居申請數據顯示,“高學歷、高收入、高融合度” 已成三大核心門檻。


Population in Brief 2024


新加坡內政部明確:“申請人與本地社會的融合度,是審批核心標準之一”—— 單純資產投入已不夠,還需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瞭解本地文化、履行社會責任,真正融入本地社會。


對著眼全球佈局的高淨值人群而言,新加坡身份規劃的吸引力正持續攀升:它不僅是財富的 “安全港灣”,更能為家族打通全球資源通道,在子女國際化教育、企業區域化佈局、資產全球化配置中提供關鍵支撐。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