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K 全球市場觀察 | 香港財富管理市場躍升:35 萬億港元資產背後的增長新動力
投資展望
2025-10-02


香港的財富管理版圖正以令人矚目的速度擴容: 截至 2024 年底,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管理資產總值一舉突破 35 萬億港元大關,同比增幅達 13%;更值得關注的是,市場淨資金流入同比大幅攀升逾 80%,最終定格在 7050 億港元 —— 雙重核心數據,強勢印證了香港財富管理市場對全球資本的強勁吸引力。



《2024年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報告


時間線拉至 2025 年 9 月,經 InvestHK(香港投資推廣署)協助落戶或擴張的家族辦公室(家辦)已超 200 家;與此同時,香港 IPO 市場表現亮眼,年內多宗十億美元級重磅融資專案落地,再度為港股 “融資磁場” 注入強心劑。


這份增長並非偶然,而是多重優勢疊加的必然結果:一方面,香港 “超級聯繫人” 的獨特定位無可替代 —— 既深度鏈接中國內地龐大的財富市場,又高效對接全球多元投資機會;另一方面,《2025 年施政報告》等釋放的政策紅利,正為這一核心優勢注入全新增長動能,推動市場邁向更高質量發展階段。


諾亞自2012年起深耕香港市場,2022 年在香港二次上市,成為首家實現港股美股兩地上市的中國獨立財富管理機構。諾亞始終秉持 “以客戶為中心” 的核心理念,持續推動全球資產配置、家族治理、代際傳承等服務的迭代升級。《2025 年施政報告》發佈後,諾亞 ARK 也在第一時間為財富管理者提供了全方位解讀。本期全球市場觀察再度聚焦香港,諾亞 ARK 將結合自身在港實戰經驗,深度剖析市場增長邏輯與未來機遇。



香港財富管理業的蓬勃發展,並非短期熱度,而是建立在 “區域財富增長” 與 “成熟制度保障” 兩大核心優勢之上,形成了難以複製的市場壁壘。


一方面,亞太區已成為全球私人財富增長最快的區域之一,為香港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客戶基礎。根據萊坊(Knight Frank)的《2025年財富報告》,以資產淨值超 1000 萬美元的高淨值人群為例,2024 年亞洲該群體規模增長 5%,總數突破 85 萬人;其中,中國內地高淨值人群達 47 萬人,占全球總量的 20%,成為區域財富增長的核心貢獻者。


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報告,一直以來,香港管理的資產中,來自中國(含香港)與海外市場的投資者占比約為 1:1,這種均衡的資金來源結構,有效降低了單一市場波動的影響,為行業發展提供了穩定支撐。


另一方面,香港成熟的金融生態體系,為國際資本提供了 “穩健增值” 的理想平臺。從聯繫匯率制度的可靠運行,到銀行體系的穩定安全,再到資本市場的活躍高效,多重制度優勢共同構建了資本信任的 “護城河”。



僅 2025 年上半年,香港新股集資額便超過 1000 億港元,高居全球榜首,進一步印證了其作為國際融資中心的核心地位。


如果說市場基礎是 “內功”,那政策支持就是 “外力”。《2025 年施政報告》圍繞家辦、跨境投資等核心領域推出了一系列優化措施,為香港財富管理市場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



在家辦領域,香港已經提前完成 “2025 年前推動超 200 間家辦在港設立或擴張” 的目標;在此基礎上,《2025 年施政報告》進一步提出優化基金、單一家族辦公室及附帶權益的優惠稅制,為家辦生態圈打造更完善的稅務環境,持續吸引全球家族財富落地香港。


這些舉措不僅鞏固了香港 “全球家辦聚集地” 的地位,還推動家辦業務從 “拼數量” 向 “提品質” 轉型,為財富管理市場注入長期增長動力。


在跨境投資領域,有兩項政策優化格外亮眼,有效降低了投資門檻、拓寬了投資管道: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畫” 升級:


將住宅物業投資的成交價門檻從 5000 萬元下調到 3000 萬元,同時把非住宅物業的可算入額從 1000 萬元提高到 1500 萬元,既降低了參與門檻,又擴大了覆蓋範圍,能進一步激發市場參與熱情。


“跨境理財通 2.0” 效果顯著:


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參與的個人投資者超 16 萬人,比 “跨境理財通 1.0” 增長逾 120%;報告還提出,後續將推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納入互聯互通標的、優化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機制,並加強與前海、上海等地的合作,持續拓寬跨境投資管道,深化內地與香港的金融聯動。



2025 年上半年,香港銀行數字資產相關產品及代幣化資產的交易總額達 261 億港元,同比增長 233%,而且這一規模已經超過 2024 年全年的交易總額,增長潛力非常大。與此同時,行業監管框架持續完善 ——8 月 1 日,香港《穩定幣條例》正式生效,法幣穩定幣發行人的發牌程式也已同步啟動。



政策層面也在同步跟進,為數字資產發展明確框架:《2025 年施政報告》提出,香港金管局將繼續推進 Ensemble 專案,推動代幣化存款與真實代幣化資產交易,並協助政府將代幣化債券發行 “常態化”;同時,政府正落實穩定幣發行人制度,就數字資產交易及託管服務的發牌制度制定立法建議,實現 “創新” 與 “規範” 並行,保障數字資產業務健康發展。


傳統金融產品的創新也多點開花,進一步完善了財富管理產品體系:


保險領域


報告提出推動保險資金參與基建融資,計畫通過修例降低相關資本要求,同時鼓勵開發跨境養老、低空經濟等新型保險產品,豐富保險市場供給,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保障需求。


黃金市場


發展黃金市場是產品多元化戰略的重要一環,政府正推進黃金倉儲、精煉設施建設,並計畫建立香港黃金中央清算系統,進一步完善多元化資產配置體系,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避險和增值選擇。


從 35 萬億港元管理資產規模的突破,到 200 餘家辦的聚集,再到數字資產賽道的爆發式增長,香港財富管理市場正通過鞏固規模優勢、啟動區域合作、推動政策創新、保障專案落地的多維度路徑,穩步向 “全球最大跨境財富管理中心” 的目標邁進。


這座兼具東方底蘊與國際視野的 “東方明珠”,已經以 35 萬億港元資產為新起點,在全球財富管理版圖上書寫更精彩的未來。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