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與科技型通縮並存? 諾亞ARK報告重塑投資邏輯
新闻/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8-25


步入2025年下半年,全球投資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地緣政治持續緊張、去全球化趨勢不斷深化,以及貿易壁壘日益提升,為市場帶來結構性通脹壓力;而另一方面,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與廣度重塑全球經濟。對此,諾亞控股有限公司(06686,下稱諾亞)在早前發表的《諾亞ARK 2025下半年CIO報告》(下稱報告)中率先指出,當前環境下資本市場正步入一個由「科技型通縮邏輯」所主導的新時代,並據此構建創新財富管理策略,協助投資者以更具前瞻性的視野,透過動態資產配置捕捉新格局下的機遇。


如欲瞭解報告詳細內容,可瀏覽:https://promotion.arkwealth.com/activity/prod/W91ZgQhYf3


解讀經濟新格局 科技型通縮通脹並存時代來臨


地緣衝突與去全球化進程令供應鏈斷裂情況加劇;人口老齡化導致勞動市場緊縮;能源轉型則帶來短期成本上升,這些因素不只形成持久的結構性通脹壓力,同時影響大宗商品、房地產以至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價格走勢。但另一方面,科技革命正推動結構性科技型通縮——人工智慧(AI)技術應用不只優化了資源分配,還通過自動化和數碼化轉型,大幅降低了生產邊際成本。


諾亞ARK認爲,這種格局標誌著資本市場已進入由科技型通縮邏輯主導的新時代,在這種雙軌結構中,傳統的投資邏輯已經不合時宜。對此,諾亞ARK CIO辦公室指出:「對財富管理者而言,問題不在於是否回避科技帶來的通縮,而是如何擁抱科技帶來的通縮紅利,重構資產結構——在現實中穩住防線,在未來中尋找增量。」


科技效率紅利:創造價值的新引擎


科技效率紅利是報告關注的議題之一,當中指出科技的本質在於用更少資源創造更多價值,例如AI通過數據處理和優化演算法,提升邊際效率,促使生產力躍升。這不但重塑了增長模式,還為投資者開闢了自動化產業、綠色能源技術等新領域。報告強調,邊際效率的持續提升將成為未來價值創造的主要動力,投資者需要及早佈局相關資產。


此外,在科技型通縮的大環境下,虛擬資產的重要性亦與日俱增。報告認為,虛擬資產憑藉其內在的科技型通縮機制和稀缺性特質,「數字黃金」的地位將更加鞏固。特別是數字貨幣,由於供應量有限且不受央行政策幹預,正逐漸成為對抗結構性通脹的有效工具。報告建議投資者可將虛擬資產納入投資組合,以增強對市場不確定性的抵禦能力。


突破傳統 三維均衡配置開創投資新思維


為應對資產配置邏輯的根本性變化,報告同時提出突破傳統框架的「三維均衡」資產配置模型,藉此提升組合的市場適應能力和長期回報表現。該模型圍繞3個支柱構建,當中包括約50%的通脹受益資產,如黃金、軍工產業、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這些資產能在地緣風險升溫或通脹預期上漲時提供保護,維持現金流穩定。


另外約30%是科技型通縮受益資產,如AI相關企業、數字貨幣、綠色能源及自動化技術,這些領域受益於科技效率紅利,能在利率高峰期或科技估值壓縮時捕捉增長潛力。最後是約20%的橋樑型資產,包括穩定幣、短期債券、現金及多策略組合,它們提供流動性調控空間,在市場波動加劇時充當緩衝,確保組合的防禦性。通過這三維均衡,投資者能實現動態平衡,既穩住現實防線,又尋找未來增量。


該模型還融入半年為周期的策略輪動機制(semi-annual strategic rotation mechanism),以應對科技落地的不確定性、政策幹預和市場波動。舉例而言,假如通脹預期上升或地緣政治風險加劇,模型將加配通脹資產以鎖定保護;若利率達到峰值且科技估值壓縮,則加配科技型通縮資產以捕捉反彈機會;當市場波動率攀升或緊縮預期增強,則增配橋樑資產和現金以維持流動性。


這種機制強調耐性,幫助投資者免受短期波動幹擾,聚焦長期價值。諾亞ARK相信,由於未來市場將由科技型通縮與效率紅利構成的全新增長引擎主導,故投資者應思考如何擁抱科技紅利,重構資產結構,從而實現財富保值與增值。


把握科技型通縮時代致勝關鍵


自2022年起,諾亞已發布10篇CIO報告,結合深度的行業洞察和數據分析,為投資者提供市場指引。2025年下半年報告特別聚焦持久結構性通脹、科技型通縮、數碼資產崛起,以及效率紅利成為價值創造主要來源等因素,明確指出資本市場已進入科技型通縮主導的新階段。


該公司期望,透過報告能助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市場機遇,例如在雙軌格局中捕捉科技紅利、在虛擬資產中尋找避險、在三維模型中實現均衡配置,從而在這個新時代中把挑戰轉化為持久財富增長的動力。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