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与财富管理一样,本质都是对时间的投入。近日,在诺亚ARK新加坡职场,我们共同见证了一场思想与价值的深度交流。世界联合学院(United World Colleges,简称UWC)全球理事,常熟UWC创始人、董事局主席王嘉鹏博士做客诺亚ARK「N+全球会客厅」,分享《教育无限可能》;常熟UWC校长Simon Head及新加坡UWCSEA校长Nick Alchin、UWCSEA East校长Cathy Jones围绕“UWC精神×青年领导力”展开热烈探讨。这不仅是一次关于慈善与教育的对话,更是一次关于AI时代人类发展方式的探索与思考。
诺亚控股董事局主席汪静波女士(左)
王嘉鹏博士(右)
聚焦企业总裁的高端访谈《静波面对面》
将于近期上线,敬请期待
诺亚控股董事局主席汪静波女士在与王嘉鹏博士的对谈中分享了为教育和公益作贡献的初心:“诺亚ARK与常熟UWC拥有相同的信仰——我们相信多元化的力量、爱的力量以及教育的力量。多年来,我们携手为更多渴望成为世界领袖和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年轻人创造机会。我们的合作不仅点亮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也让彼此间建立起更加深厚的信任。
我常说,信任源于重逢。每一次相聚,都是一次价值的共鸣,也让我们彼此更坚定地为教育的未来做贡献。财富的终极意义,不是拥有,而是成就他人、点亮未来。诺亚ARK致力于成为全球华人首选的财富管理平台,我们不仅关注财富的保值增值,更关注财富背后的人生智慧与社会责任。我们很荣幸能在教育公益上贡献力量,我相信,在帮助更多年轻人探索‘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成就更深层次的自我。”
王嘉鹏博士分享《教育无限可能》
谈到教育的未来,王嘉鹏博士表示:“教育的终极意义是帮助年轻人真正理解自己的一生,激发年轻人的梦想,让更多人为世界的积极改变做贡献。人工智能或许可以比人类更聪明,但它只是一个工具,无法取代教育的核心价值。例如,如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如何培养跨文化理解?如何在真实世界中与人交流?如何培养同理心?这些是人工智能无法对孩子们进行培养的。但我们每一位教育者也要深度思考,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该在教育中增加什么、减少什么,才能真正帮助年轻人拥有应对世界变化的能力,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诺亚公益基金会与常熟UWC的合作,是我们践行“以博雅教育促进平等成长”理念的重要一环。早在2022年,我们便携手常熟UWC设立“平等教育机会基金”,并通过慈善晚宴等丰富的形式,让更多全球青年获得全球化、多元化、责任感驱动的教育机会,为梦想创造更多可能。诺亚ARK将继续与富而有爱的全球华人财富管理者同行,支持慈善与教育,让财富的意义延展为一种责任、一份传承、一场对未来的温暖参与。
活动现场,诺亚ARK客户向UWC校长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UWC如何帮助孩子们面对全新的AI时代?
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必须重新思考“人”的价值与“学”的本质。UWC的三位校长分别从不同视角探讨AI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个追求效率、风云变幻的时代,校长们提出的许多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我们放弃了什么?
我们应该追求什么?
为什么我们需要有“慢下来”的智慧?
以下是经过编辑的分享摘要:
常熟UWC校长
“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与连接仍是教育的核心,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动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的AI教育框架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在AI时代,如何保护人类的能动性(Human Agency)。基于这个大背景,我们可以探讨的问题是:我们在使用AI的过程中,究竟放弃了什么?我们是否正在将属于人的决策、判断与表达,逐步让渡给了技术?而这些让渡是我们真正愿意的吗?
我认为,这样的探讨必须出现在我们的课堂和校园中。但现实是,AI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教育体系的更新节奏,而社会的变化又比学校更快。在追赶科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更多维度思考关于教育本质的问题。例如,在哲学层面,AI意味着什么?它会如何改变我们对“人”的定义?在伦理层面,有些事AI该不该做?我们该不该让AI做?在技能层面,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在AI时代中生存与竞争力?让他们不仅会使用AI,更知道如何正确且负责任地使用它。
在我们不断谈论AI的同时,我始终相信,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依旧是教育中最核心、最不可替代的部分。我们不希望看到AI将这种关系抽离、取代。或许我们更应该努力的方向是: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式,在满足AI提升效率的同时,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与连接。
UWCSEA校长
“教育的关键目标没有改变——我们仍然要培养学生的协作力、沟通力、批判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
我经常与朋友们一起探讨AI、教育的问题。我认为答案还在不断演变中。
回顾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也曾遇到过多次类似的“危机”。例如,当计算器刚刚普及时,当电视进入课堂时。人们会担心那些工具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如今,我们面临的AI问题也一样,它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它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它仍在快速演变。
我认为教育需要对变化保持敏感,但也要有“慢下来”的智慧。几年前有家长向我提出,希望将编程作为一门必修课。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我们当时照做了,今天这个课程可能已经完全脱节了,因为AI的发展极大简化了编程的难度。
所以,我更倾向于谈一些原则性的思考方式。如Simon所说,学生的“能动性”是最关键的。我们的学生未来将进入一个高度依赖技术的世界,如果我们在学校里刻意减少他们接触这些技术的机会,表面上是为了“保护”他们,但实际上可能会让他们更难应对真实世界的挑战。
所以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培养关键能力,例如协作、沟通、批判性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根据我在教育领域的经验,培养这些能力是无法用AI完全替代的,我始终相信一位好老师在培养孩子的关键能力上可以做得更好。当老师设计出有趣、有吸引力的课程时,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意愿,而不是被动依赖AI工具。
因此,虽然AI给教育带来了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教育的核心原则,帮助孩子们找到学习的意义、激发他们的能动性,就能让孩子们更好地拥抱AI时代。
UWCSEA East校长
“我们正在帮助孩子们认识和应对AI可能带来的能动性、信任、人际关系三大风险。”
在新加坡UWCSEA East,针对科技时代带来的风险与挑战,我们设计了一整套数字素养课程,帮助孩子们认识并学习如何应对AI可能带来的三大风险:
首先,是如何应对“能动性”丧失的危机。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孩子从小学起就有机会探索如何与AI互动,同时提醒他们保持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在面对AI时,不要失去独立思考、批判性判断的能力。
第二是应对“信任”危机。数字时代,尤其是AI带来的一个巨大挑战是让人们难以分辨真假信息。因此,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复杂性,让他们学会识别信息的真实性、辨别虚假内容,以及理解信息操控和误导的机制。
第三是应对“人际关系”的危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创造”自己的虚拟伴侣或朋友,但这些“朋友”不会与他们发生分歧、永远附和他们。这是一个令人担心的趋势。我们所努力构建的,是一个多元思维共存的环境。我们希望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一起生活、学习,在多样化中寻找共识和理解。因此,我们在课程中会专门探讨人与AI之间的关系,AI是否能真正“增进”或者“破坏”人际关系。
我们认为,这样的学习之旅,能够帮助孩子们在掌握AI使用技能的同时,更深入理解其背后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我们也非常清楚,AI领域在快速变化,所以我们会持续反思、不断调整,以更有责任感的方式应对AI发展带来的挑战。
UWC的3位校长在诺亚ARK新加坡总部
财富管理与教育的力量,都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改变人生的轨迹。过去几年,我们在与常熟UWC的合作中,见证了无数难忘的瞬间。这些合作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年轻人开拓视野、创造机会,更在于通过共同努力,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正是这种信任,推动着我们不断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业,携手为教育与慈善事业贡献力量,彼此激励,走得更远、更坚定。

